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凌成興指出,煙草行業必須抓住《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機遇,形成行業發展的新動力,塑造行業發展的新優勢,邁向行業發展的中高端。作為煙草行業的技術裝備部,中國煙機企業實現與時俱進,須更加重視研發“智能煙機”,為行業智能化發展提供更好的設備和服務支撐。
個人認為,當前,“智能煙機”的實現途徑可分為四步:一是標準的制定和數據的采集處理。要用先進標準倒逼“中國制造”升級。標準是可復制和高效率的基礎,只有制定好相關標準,才有利于把工作做深做細,進一步實現可推廣可復制。二是打通并豐富人機、機機通信途徑,實現多樣化的信息交互。數據只有雙向流通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才能實現設備從智能感知、實時監測到數據追溯、反饋處理的閉環控制。三是智能決策服務的實現。通過前兩步實現設備的智能化,以此為基礎,開發并提供諸如計劃排產、過程質量管理、對標管理、可視化管理、生命周期管理等智能化服務。四是邁向預測型智能服務;谠乒芾砥脚_的搭建和大數據的獲取,實現基于不同工況條件下設備生命周期的準確預測和故障的預先感知,實現設備從出廠、使用、保養、維護、報廢到備件庫存管理的全過程智能決策和管理優化,從而極大提高行業設備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設備效能。
從這四步來看,通過“互聯網+”進行大數據分析是預測的重要手段和基礎,同時需要“人才+”即各類復合型人才來實施和推進。比如設備生命周期預測模型的建立和樣本的選擇,需要既懂產品又懂機械原理、人工智能、數據算法等知識的人才,建立對數據輸入輸出的必然因果關聯,才能實現對設備生命周期的準確預測;對故障的預先感知和診斷,是在設備非線性、時域、頻域和非精確性測量的基礎上,結合模擬人類專家識別故障的方法,如神經網絡算法等,進行故障的推理診斷,這需要既懂得產品又懂得機械電氣原理、傳感技術、信號處理、數據分析等知識的人才去研究分析。
復合型人才的內涵包括知識復合、能力復合、思維復合等多方面。當今社會的重大特征就是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信息爆炸,這要求我們時刻更新知識結構,滿足時代發展需要。無論作為企業的管理者還是技術工作者,首先要有觀念和意識的轉變,不應局限于原有的知識層次而停滯不前,切不能因為觀念的落后而錯失先機。其次要有清晰的認識和規劃,有目的性地給自己充充電,讓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先進理論交互融合,往往能獲得更深的體會和領悟。最后,企業應該在培養專精尖人才的基礎上,通過輪崗制讓各類人才在不同崗位上工作一段時間,這樣可以為企業培養大量能勝任各崗位工作的儲備人才,同時也能使業務流程運轉更加順暢。
把握《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機遇,需要我們在深入掌握自己本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不斷拓展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層次,培養跨界協同能力,如此才能真正立上潮頭。